“100年,可以见证36525次日升月落,可以收获一百次成熟的麦子,可以让大树长成参天模样。100年,可以把大街上的马匹变成川流不息的汽车,可以把五千年湛蓝的天空,布满航线。100年,可以让一个党,从50多个人到9100多万人,可以把一个文明古国重新推回世界中央。”风雨百年路,时间的长河奔腾不息,中国的脚步,奋勇向前,前进路上,正是在奋斗中、进取中、在对意义的探寻,价值的追求中,一代又一代检察人接续奋斗,步履不停。建党10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以感怀的心绪打开历史的长卷,跟随先辈足迹,见证检察初心。
基石
1949年10月1日,罗荣桓将军成为新中国第一位检察长。一个新生政权成立,他面临着的是一项开创性的、填补空白的工作,可借鉴的东西太少,一切都要从头摸索。此时的罗荣桓将军,以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识和智慧,抱病全身心投入检察署组织大纲起草和组织机构搭建中,为新中国检察事业打下第一块坚实的基石。第二任检察长张鼎丞,也是一位老革命家。“既然党和组织信任我,那我就听从组织的安排吧。”刚上任时,全国检察机构只有1187个,检察干部不到7000人,许多业务工作因为人员缺少而无法开展。张鼎丞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带着仅有的人员集中精力抓组织建设,抓住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这两个“牛鼻子”,把检察中心任务全面担负起来。1957年反右派运动开始后,张鼎丞想尽办法保护部分干部免受打击。“大跃进”运动中,他发现检察机关捕人过多,要求检察机关实事求是办案,做到正确、及时、合法。张鼎丞没有想到,一句“听从组织安排”就让自己一干就是三届十余载,直至1968年年底,浩劫中检察机关彻底被取消,检察人全部离开岗位。
重启
直到1978年,77岁的黄火青被任命为最高检检察长,他是彼时中华大地上唯一的检察人,也从未有法律经验,廉颇老矣,壮心不已。恢复重建时,最高检只有十八个人到会,小心捧出尘封的院印,一纸飞书召唤全国检察同僚回到岗位,一步一步,重启篇章。1979年,28岁的方工调入刚刚恢复重建的检察院当书记员,这些年来,他初中毕业,插过队,当过兵,当过工人,就是没有碰过法律。作为重启时刻的检察人,方工明白自己这一辈人所担负的使命和职责,他一边学习法律专业知识,一边在工作中积累司法实践经验。30多年的检察生涯里,方工主办或参与过近3000件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无论是全国瞩目的成克杰受贿案、李纪周受贿案等大案要案,还是一般的刑事案件,从没有出现过一起错案。
初心
2019年9月“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在被授予的278名个人“最美奋斗者”称号中,检察系统有方工和张飚两人获此殊荣。一起案件,两名当事人,五年平反路……最终推动了张氏叔侄案重审、改判。这就是“全国模范检察官”张飚的故事。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张飚荣获“改革先锋”奖章,被授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模范检察官”光荣称号。“我已经退休了,但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维护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心永远不会退休。”张飚的话,宣示了检察人不变的初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和石河子市检察院分别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办公室和“张飚调解室”。
他们的故事还在延续.....
山高路远,风光无限,一百年,不过弹指一挥间,也可以是创造奇迹所需要的时间,我们深知,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今天,新一代检察人,将怀揣着从星星之火时就燃起的信念,怀揣着在分崩离析时未曾放弃的信念,怀揣着在改革开放中积累的信念,怀揣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越发坚定的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检察事业发展新篇章!
(作者单位:九江市浔阳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