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强校 特色兴校】牡丹江医学院创建高水平特色应用型医科大学——办学特色鲜明

发布时间:2020-10-12  点击:次

 

牡丹江医学院是我国医学特色办学理念的先行者。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学校就确立了“为农村办学,为基层服务”的“两为”办学方向,从1982年起,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三定向”培养模式。1985年,学校设立了农村医学专业,并列入国家高校专业目录,经过不懈努力与实践,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1989年,学校的教学改革项目“为农村培养乡土型医师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学校的“两为”办学模式得到了当时国务委员李铁映同志的高度评价,认为“方向正确、成绩显著、值得黄金城娱乐,黄金娱乐登陆”。《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对学校做专题报道。2004年第六次调查提出了将乡村医生培养列入全省“村村大学生”计划并从在职乡村医生中招生的建议被省政府采纳。《黑龙江省高教强省建设规划》中,明确牡丹江医学院为全省乡村医生培养计划牵头单位。学校制定了全省通用的乡村医生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2010年起,学校承担免费医学订单定向生培养任务,至今共招生530人,已毕业348人。据不完全统计,建校以来,牡丹江医学院普通本专科毕业生在基层、农村就业的占67.5%,其中在县级医院就业的占40.5%,在乡镇卫生院就业的占9.8%,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业的占17.2%。成为黑龙江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人才源和中坚力量。


72CFC


9CE3E


近年来,国家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学校近期组织的黑龙江省县、乡、村医疗卫生状况及人才需求社会调查显示,生活在农村的人口逐渐减少,2017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52%,预计 2020 年达到 60%,实际上城市的常住人口要远远高于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基层卫生服务需求增长迅猛,将成为未来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矛盾;随着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的快速发展,校地合作既能发挥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又能达到校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促进高校提升,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牡丹江医学院根据这种新形势的变化,在办学定位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充实,将“为农村办学、为基层服务”调整为“为基层办学、为地方服务”,丰富了“两为”办学的内涵,“为基层办学”办学方向的指向从县、乡、村扩展为涵盖城市社区;“为地方服务”则凸显了牡丹江医学院,助力地方发展建设,造福龙江、惠及属地、辐射全国的使命担当。


14E8B


13F8F


1B0DC